關于切實加強校園不良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

                        ( 來源:保衛處 發布者:bwc 發布日期:2017年04月20日 )

                        校屬各單位、各學院:

                        近日,媒體報道了多起大學生深陷巨額網貸陷阱的事件,引發社會強烈關注。為了進一步加強校園不良借貸風險防范,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理性和科學的消費觀念,維護和諧穩定的校園秩序,根據上級機關工作要求,現就切實加強我校不良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緊急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風險警示和教育引導

                        校屬各單位、各學院要組織開展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專題學習宣傳教育部辦公廳、銀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不良網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16]15號)、銀監會等六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銀監發[2016]47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2016]3號)及相關文件精神,對防范校園不良借貸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專題部署、專題動員。通過開展主題黨(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簽名承諾等多樣形式和道德與法制講堂、櫥窗報欄、LED顯示屏、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多種渠道,深刻揭露非法借貸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強化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與能力,及時發布、推送預警信息和典型案例,形成自覺抵制非法借貸的良好氛圍。積極組織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確保人人知曉、人人參與,切實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理性和科學的消費觀。

                        二、迅速開展全方位全員摸底排查

                        各學院要立即組織開展大學生不良借貸情況摸排匯總和分析研判工作。

                        1.通過調查摸排等多種方式掌握本學院學生參與“校園貸”(含網絡貸款和線下貸款)的人數、比例及主要參與形式。

                        2.排查是否有教師、學生、工作人員、校園商戶等在校開展網貸業務,校園周邊是否有各類校園貸的宣傳、推銷、代理網點。

                        3.本學院學生是否存在或者已經發生高風險貸款情況,是否對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三、主動介入積極作為穩妥處置

                        對于已發生的學生不良借貸,相關學院要及時向學校報告,積極介入并會同學校保衛處、學生處、校團委、法律事務中心等相關部門進行妥善處置。對于已經影響到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要積極作為,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提供心理輔導和法律援助,主動聯系保衛處及公安機關,避免出現極端狀況。對于在學校及周邊非法從事“校園貸”業務宣傳、推廣的,要及時報請保衛處會同公安機關依法打擊。對參與宣傳、推銷、組織非法借貸行為的師生和工作人員,要嚴格依法依規處理。

                        四、相關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各學院要成立專項工作組,認真開展排查,確保結果準確,不走形式,不走過場。排查要進班級進宿舍到個人,特別是因外出實習等原因不在學校的學生、消費行為異常的學生,要通過各種方式排查到位(附件1),確保將不良借貸風險防控落實到每一個學生,并簽訂《杜絕校園貸承諾書》(附件2)。要進一步強化學校部門之間以及學校與學生家庭、社會、主管部門等整體聯動,構建完善防范和打擊校園非法借貸的長效機制。

                        2.分類甄別。在工作中要注意區分正常信貸(如助學貸款、合理的信用消費等)和不良貸款、高利貸的區別。對出現的問題苗頭,要及時查明真相,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幫助學生增強對有害網絡借貸業務甄別、抵制能力。對發現的不良借貸信息,要及時會同學校相關部門處理。

                        3.及時報送。各學院要將本單位開展不良借貸風險防控、隱患排查及教育引導工作的情況報告紙質版加蓋單位公章并由單位負責人簽字后于4月27日上午12時前報保衛處綜合科(龍子湖校區F2樓508室),電子版發送至bwc@ncwu.edu.cn。情況報告須包括以下內容:①相關文件的制定、機制的建立、活動的開展,已經取得的成效和經驗。②全方位摸底排查情況及相關數據(附件3)。③典型案例處置情況(附件4)。④杜絕校園貸承諾書簽定情況匯總表(附件5)。⑤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以及下一步擬采取的具體工作措施。

                        聯系人:梁偉偉、胡燕,電話/傳真:0371-65790017


                        附件:不良“校園貸”典型案例報告單等.docx


                         

                         

                         

                                                                  保衛處

                                 2017年4月19日


                        更新日期: 2017-04-20
                        菲菲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