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2021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

                        ( 來源:保衛處 發布者:bwc 發布日期:2021年05月06日 )

                        校屬各單位: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做好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工作,根據《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1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國減辦發〔2021〕8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學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通知》(教發廳函20216號)、《河南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1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豫減委辦〔2021〕2號),現就我校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突出“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主題,扎實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要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要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防御水平要明顯提升,發展安全保障要更加有力。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統籌發展和安全戰略,立足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大背景,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單位要緊緊圍繞“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主題,充分認識到做好災害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的重大意義,認真組織開展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活動。要加強工作組織領導,加大宣傳解讀,教育提醒師生員工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堅持關口前移和問題導向,加強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加大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持續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迎接建黨100周年、“十四五”開局起步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通過網絡公開課、現場培訓及講座、新聞媒體直播、在線訪談、VR體驗、知識競賽、有獎問答等多種形式,面向師生員工普及洪澇、臺風、地震、風雹、地質、森林草原火災、生物、生態環境、海洋等各類災害知識和防范應對基本技能。要拓寬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途徑,充分運用各類科技館、博物館、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生命安全教育培訓體驗基地、重特大災害事故遺址遺跡等防災減災宣傳陣地,設立專門區域,組織專題宣講,多形式開展防災減災體驗和科普展覽等宣教活動。要通過防災減災科普讀物、教材、動漫、游戲、影視劇等宣傳教育產品,防災減災公益宣傳片,防災減災宣傳手冊、社區和家庭應急手冊,發送公益提示短信等方式方法加大防災減災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要充分發揮微博、微信和客戶端等新媒體的作用,創新活動載體,提高宣傳教育實際效果。

                        三、聚焦風險源頭管控,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各單位要不斷強化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將做好安全風險源頭管控和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作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要聚焦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組織專業隊伍,重點做好學生宿舍、實驗室、教室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施工工地、水電暖燃氣及地下管網、泵站閘門等重要設施的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堅持邊普查、邊運用,既排查識別出各類安全風險隱患點,又教育引導全體師生員工提高安全風險防范意識。要引導師生員工等積極參與安全風險隱患網格化管理,把安全風險排查、隱患治理、預警信息傳遞、科普宣傳教育、災害事故應急處置落實到人、預案到人。對發現的各類風險隱患,要制定針對性措施及早處置,遇到不利情況及時組織避災避險,確保人員安全。

                        四、加強災害應急準備,有力有序有效應對各類災害

                        各單位、各有關部門要針對災害風險形勢未雨綢繆做好災害應急各項準備工作。要加強應急物資準備,進一步梳理掌握本單位應急物資儲備底數,結合本地區災害風險特點,有針對性擴充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健全應急物資儲備聯動機制;要教育引導不同社會主體和家庭個人儲備基本應急物資和防災減災與救生避險裝備,推廣使用家庭應急包。要加大對師生員工的安全教育、應急演練和培訓,做到災后快速反應、有效應對。要做好預警和避險轉移準備,通過統籌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自媒體等新技術新手段和大喇叭、吹哨子等傳統手段,打通災害風險預警“最后一公里”,做好本單位避災避險預案,切實做到及時轉移,最大程度避免人員傷亡。

                        五、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演練

                        校屬各單位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各類災害風險情況,抓緊修訂完善本單位應急預案,注重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細化預案措施和責任分工,做到責任到人,制定簡便易懂的應急指南,明確撤離路線、安置場所、物資保障等。要重點針對城市內澇、地質、臺風、地震等災害,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包含災害事故預警、應急指揮、人員疏散和搜救、群眾生活救助、傷員救治、物資調運、信息共享、社會力量參與等內容的演練活動,提高災害應急能力;有條件的單位可針對消防安全、生產安全、醫療救護、應急搜救、社會力量參與等內容,開展技能培訓和演練等活動。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和避險逃生演練活動,向師生員工和所在社區的居民普及自救互救基本常識和技能。

                        校屬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廣泛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活動,本部門開展活動的總結報告,請于5月26日17時前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保衛處郵箱:bwc@ncwu.edu.cn,(聯系人:梁老師、付老師,電話:65790017,內線:20017,辦公地點:龍子湖校區12號學生宿舍樓12110室)。

                                                                         保衛處

                                                                           2021年5月6日


                        更新日期: 2021-05-06
                        菲菲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