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06年我校大學生暑期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
各院、系、研究生處:
為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深入社會、了解國情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在實踐中深入學習貫徹中央16號文件(中發[2004]16號)以及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紀念建黨八十五周年和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全面落實兩會精神和團中央“千校萬村幫扶計劃”,促進學生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將自身的成長成才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在服務人民的過程中提高素質,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受到教育,進一步發揮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今年我校繼續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將有關安排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
二、活動內容
今年活動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突出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題,引導青年學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
1、“三下鄉”和“四進社區”實踐活動。繼續推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實踐活動,深入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宣傳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到將暑期社會實踐與理論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
2、“千校萬村幫扶計劃”。重點開展圍繞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活動,要結合廣大農村區域經濟、社會、科技和文化的發展狀況,大力開展社會調查、理論宣講、科研攻關、科技推廣、企業幫扶、文化宣傳、法律普及、支教掃盲、環境保護、社區援助、掛職鍛煉、勤工助學等活動,營造和傳播文明鄉風,實現社會經濟與教育科研雙向互動發展,力爭在形式上有創新、在內容上有特色、在成果上有突破。
3、“我的家鄉在長征路上”主題實踐活動。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組織家鄉在長征路上的同學回鄉開展主題社會實踐,調研長征中在當地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任務、歷史博物館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開學后組織返鄉同學開展成果匯報座談會、專題報告會、“革命圣地歷史與發展”圖片展等活動,讓廣大同學在實踐中感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4、以科技創新為特色的專業社會實踐。包括參加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科研項目。
三、活動方式
1、今年暑期社會實踐采取分散返鄉與集中組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生可以參加由學校或院(系)組織的社會實踐團隊,也可自行組隊或以個人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2、今年暑期我校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按照“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原則,結合團中央重點實施的“千校萬村服務計劃”,同時為集中力量,發揮優勢,示范帶動,今年我校將組織以下幾支重點服務團隊。
(1)、大學生新農村政策宣講服務團。組織大學生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圖片展、專題講座、文藝演出、宣傳板報等形式,著力宣傳黨和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城鄉發展采取的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著力宣傳黨和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幫助群眾了解黨中央關于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具體舉措;著力宣傳黨和政府在農民增收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和取得的實際效果。
(2)、大學生榮辱觀宣講服務團。通過專題展覽、知識問答、文藝演出、講座、板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分美丑,弘揚農村文明新風。
(3)、大學生科技興農服務團。重點發揮我校專業特色,組織學生根據定點聯系村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通過規劃和修建農田水利設施、網絡信息服務、科技支農等方式,傳播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幫助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搞好扶貧開發,為當地培養農村科技人才。
(4)、大學生支教服務團。重點發揮我校大學生志愿者的人才優勢,組織他們進入定點聯系村,對中小學生進行學業輔導,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幫助學生過一個愉快的暑假;針對部分中小學師資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狀況,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培訓;協助做好“兩基”驗收達標相關服務工作。
四、實施步驟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和動員階段。
由校團委負責從整體上對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布置和安排,各院、系要認真做好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發動工作,并對社會實踐團隊成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安全教育。各院、系團委應于7月5日前將本院、系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報送校團委(包括電子文檔)。
2、具體實施階段。
7月至8月,各社會實踐團隊和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要按照學校的要求,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支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力求務實創新,出成果、出效益。
3、總結表彰階段。
9月初,各院、系對本院、系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情況進行總結,并在9月20日前將院、系總結報告和實踐團隊總結材料報送校團委。學校將對社會實踐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優秀個人和優秀成果進行表彰。
五、有關要求
1、切實加強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領導。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領導小組對暑期社會實踐進行指導、協調,校團委負責具體組織工作。各院、系要成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暑期社會實踐的有關工作;各院、系要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根據品學兼優的原則進行篩選組隊,并選派得力干部和專業老師帶隊。
2、抓好社會實踐的宣傳報道工作。各院、系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及時主動地向校團委發回報道,并積極與各級媒體聯系,報道本院、系社會實踐團隊的活動情況,宣傳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更好地樹立我校的良好形象。重視本單位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工作,探索結合本單位專業特點的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的長效工作機制。
3、注意安全,文明實踐。要認真做好活動期間的安全教育,認真制定好各種規章制度。各帶隊老師和團隊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好安全職責,周密安排,確保活動萬無一失。要發揚文明作風,做文明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注意語言、行為文明,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
黨委學工部 校團委 教務處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