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書院):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助力全省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持續推動全校學生在參與學術科技實踐、發現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根據《關于組織開展第十六屆“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豫青聯字〔2023〕6號)精神,經研究我校決定組織參加第十六屆“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競賽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進取、迎接挑戰”工作宗旨,促進高校立德樹人,進一步引導廣大高校學生努力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積極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為現代化河南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二、舉辦單位
(一)主辦單位
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學生聯合會
(二)承辦高校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三)聯合發起高校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中原工學院、安陽師范學院、洛陽師范學院、洛陽理工學院
三、賽程安排
(一)校級初賽(3月15日一4月10日):
參賽高校廣泛開展校內評選和賽事宣傳,發動學生積極參加并進行項目申報。
(二)省級復賽(4月15日一4月25日):
開展項目網絡評審,并于4月30日前公布參加省級決賽的各類競賽項目。
(三)決賽準備(5月1日一5月15日):
各高校對參加省級決賽的競賽項目進行提質升級。
(四)省級決賽(5月15日一5月18日):
開展項目現場評審和展覽,并評選出參加國賽的各類競賽項目。
(五)發布結果(5月30日前):
公示發布本屆“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各類獲獎作品,并推選出參加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項目。
四、參賽內容及要求
1.省賽主體賽事。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科技發明制作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專科生。哲學社會科學類支持圍繞發展成就、文明文化、美麗中國、民生福祉、中國之治等5個組別形成社會調查報告。科技發明制作類分為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等,具體內容及要求詳見《“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試行)》(附件一)及《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競賽指引》(附件二)。
2.專項賽及展示活動。根據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專項賽及相關展示活動的通知精神,我校師生除了參加“挑戰杯”主體賽事外,可積極參加揭榜掛帥專項賽、紅色專項賽、黑科技展示活動等賽項,具體要求如下:
(1)揭榜掛帥專項賽
為教育引導大學生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踴躍投身科研攻關第一線,加速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匯聚磅礴青春力量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框架下特舉辦“揭榜掛帥”專項賽。
(2)紅色專項賽
各學院分團委重點結合近兩年內(2021年7月至今)社會實踐,通過“上好紅色課”、“組建實踐團”、“開展交流營”等形式篩選好種子作品,確立學院支持課題,利用日常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和寒暑假“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進一步做好項目的培育工作。
(3)黑科技展示活動
重點做好作品培育,實物或者技術要能通過視頻或者圖文形式體現出來,6月份開始報送作品。
注意事項:上述專項賽及展示活動具體通知詳見附件三,同時各學院(書院)上報專項賽及展示活動作品需填寫《第十八屆“挑戰杯”競賽專項賽及展示活動報名信息統計表》(見附件四)上報校團委創新實踐部備案。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舉辦“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對營造我校科技創新氛圍、提升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學院(書院)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做好競賽組織的有關工作。
2.深入發動,精心組織。各學院(書院)要突出競賽的學術性、科技性和普遍性,通過設置專門機構、運用媒體手段等方式廣發動員更多學生參與到競賽中來。
3.深入宣傳,擴大影響。各學院(書院)要積極協調各類新聞煤體、運用新媒體平臺,全方位、多層次、有重點地做好競賽宣傳工作,使“挑戰杯”的品牌在學校里產生更為廣泛、深遠的影響。
聯系人:孔老師 聯系電話:0371-69127469
附件一:“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試行).pdf
附件二: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競賽指引.pdf
附件三:專項賽及展示活動通知.zip
附件四:第十八屆“挑戰杯”競賽專項賽及展示活動報名信息統計表.docx
校團委
202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