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開展第六屆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

                        ( 來源: 發布者: 發布日期:2022年07月31日 )

                        各學院: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第六屆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教辦學〔2022〕246 號)要求,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現就在我校組織開展第六屆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社會大課堂在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中的作用,引導大學生參與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在活動中提升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全面成長,在深入社會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國情、端正思想觀念、強化社會責任,自覺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相結合,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讓中原更加出彩貢獻力量。

                        二、活動主題

                        “豫”你奮楫新征程,同心逐夢新時代

                        三、活動內容

                        各學院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策劃形式新穎、可操作性強、育人成效突出的活動項目,并擇優向學校推薦。項目策劃應從以下幾類選擇所屬類別:

                        1. 紅色教育類

                        扎根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遺產沃土,把史料史實和革命精神轉化為教材,把紅色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紀念館等轉化為課堂,推進紅色實踐教育課程和體驗式教學有機互動,通過紅色史料收集整理、紅色故事宣傳講述、紅色文藝編排展演、紅色文創產品生產創作等形式,使大學生在實踐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禮,堅定跟中國共產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2. 文化傳承類

                        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原文化深厚土壤,錨定中華文明起源與傳承脈絡、優秀成果、文化遺產、民間文化藝術和傳統工藝等,通過傳統文化公益講堂、傳統手工藝品制作、非遺文化搶救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技藝訓練等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感悟傳統文化對民族復興的巨大推動作用,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

                        3. 生產實踐類

                        突出專業特點和學科優勢,結合地方產業需要和學生專業發展需求,主動對接政府職能部門和行業企業,組織學生參與到專業相關的生產、管理一線,促進課堂知識向生產、管理實際轉化,并圍繞技術難題、工藝難題、基層治理難題等進行專題研究,建立校政行企深度合作、產教學研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促進行業企業提升競爭力。

                        4. 生態環保類

                        聚焦“雙碳”目標下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利用黃河流域、淮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優秀成果,組織學生開展生態環保知識宣傳普及、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調研、鄉村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環境保護項目攻關、生態旅游規劃實踐等活動,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并輻射帶動全社會共同守護綠水青山、盤活綠水青山、共享金山銀山。

                        5. 創新創業類

                        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創新創業工作室、創意中心、創客空間、大學科技園、創業孵化器等載體的作用,組織學生組建團隊開展科研訓練、產品開發、社會調研、學科競賽、創業訓練與實踐等活動,鍛煉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老師指導下分析問題、在思考的基礎上解決問題、通過項目化運作推動社會進步的能力,為“兩個確保”目標的實現輸出更多優質人才。

                        6. 勞動實踐類

                        立足實際,深入挖掘勞動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集教育功能、體驗品質、成果應用于一體的勞動場所和設施,設計寓教于樂、寓教于動、寓教于心的勞動實踐課程,組織學生開展勞動意識培養、勞動技能訓練、社會志愿服務等活動,使大學生牢固樹立“勞動光榮”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將“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發揚光大。

                        7. 國情教育類

                        緊密結合專業特色,組織學生深入廠礦社區、田間地頭等基層一線和邊遠地區,開展理論宣講、建設規劃、鄉村振興、技術推廣、公益服務、文化宣傳、支教支農支醫等活動,讓大學生在深入基層服務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國情民情,學會把理論講到群眾心坎、把技術用到群眾生活,把專業知識轉化為促進社會進步的能力、把復興夢想變成服務人民群眾的具體行動。

                        四、申報要求

                        1.認真組織謀劃,廣泛動員參與。各學院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促進大學生在第一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之外與社會接觸、與生產結合進行成長成才鍛煉的系統性抓手,建立學生全員參與、教師全程指導、貫穿學制全程、全面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活動體系,為大學生提供與社會結合更加緊密的教育平臺,推動青年一代持續為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更大貢獻。根據要求,每學院限報1項,已經列入往屆“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項目,原則上不允許重復申報。

                        2.強化安全保障,確保有序開展。各學院要嚴格按照工作方案和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結合實際,多形式、多舉措保障社會實踐活動的有序開展。要加強安全培訓和教育工作,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制定安全預案,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切實做好社會實踐活動的安全保障工作。

                        3.嚴格申報流程。各學院填寫《第六屆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申報表》(見附件)后,于8月8日前發送到郵箱:hstwcxsjb@ncwu.edu.cn,延期報送的不予接收。

                        聯系人:孔老師殷老師

                        聯系方式:0371-69127468

                        附件:第六屆“出彩中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申報表.doc

                        校團委

                        2022年7月31日


                        更新日期: 2022-07-31
                        菲菲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