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第四屆全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的通知》(教政法函〔2019〕161號)和《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實施河南省青少年學生“憲法小衛士”2019年行動計劃通知》(教政法函〔2019〕398號)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確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河南省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宣傳部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學工部??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保衛部??
共青團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委員會??
??承辦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法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法律事務中心??
二、目標任務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廣大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弘揚憲法精神 禮贊我的祖國”活動,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了解憲法知識,理解憲法內涵,自覺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自覺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三、活動時間
2019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
四、參加范圍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在校學生
五、主要內容
根據青年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行動計劃確定青年大學生的學習實踐目標與任務,引導青年大學生認真參與憲法與法治知識在線課程學習、法治實踐活動、心得體會撰寫和在線能力測評等。
(一)學生在線能力測評
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http://qspfw.moe.gov.cn,以下簡稱普法網)已在第四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專題頁面與微信小程序“青少年普法”中發布《行動計劃學習實踐目標與任務》(詳見附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相關測評自 2019 年 11月在普法網正式啟動,至 2019 年 12 月 30 日結束(憲法小衛士行動計劃專題網址: http://static.qspfw.com/xf2019/french_guard.html?n=0)。
學校組織青年大學生逐項完成相應學段的學習實踐目標與任務。完成任務后的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登錄普法網賬號,進行撰寫心得體會、上傳實踐活動照片、打卡、測評等操作。普法網將對學生上傳的文字、圖片等內容進行審核,擇優在網站專題頁面和微信小程序中向全國學校推送,作為先進案例供各地各學校參考。
(二)開展憲法晨讀活動
將憲法教育有機融入憲法晨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憲法,齊唱國歌等多種形式,增強教育的生動性、參與性。
(三)召開憲法教育講座
邀請校內外法律專家做講座,在憲法宣傳教育活動中,讓學生能夠將憲法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的遵法守法。
(四)開展學生社團活動
將憲法教育有機融入主題班會、社團活動,運用主題板報、知識競賽、法治辯論賽、手抄報、憲法主題征文比賽等多種形式,創新利用新媒體渠道,以實際行動踐行憲法精神,自覺尊重和維護憲法權威。
(五)開展普法教育宣傳活動
將憲法教育通過課堂教學、知識競賽等形式,運用電子屏、條幅、噴繪、海報、主題展板、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向廣大師生宣傳憲法精神,普及法律知識,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法治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其人身財產安全。
六、獎項設置:優秀組織獎10名,由學校頒發榮譽證書及獎品。
七、活動要求
(一)認真組織部署。各學院要高度重視,加強統籌領導,認真組織實施,廣泛動員廣大青年大學生參與行動計劃,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各學院行動計劃組織參與情況,將作為優秀組織獎評選的重要評價依據。
(二)加強監督管理。各學院要堅持公益性原則,認真做好宣傳引導,切實加強監督檢查。
(三)做好支持保障。各學院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認真組織學生參與行動計劃。
(四)活動材料報送。各學院活動開展情況(含圖片、影像資料、活動總結)請及時報送法律事務中心(郵箱:flswzx@ncwu.edu.cn)。
聯系人:法律事務中心 李老師 聯系電話:0371-60908281;
法學院 吳老師 聯系電話:0371-60908937。
附件:行動計劃學習實踐目標與任務
法學院
2019年12月2日
附件
行動計劃學習實踐目標與任務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廣大青年大學生中開展“弘揚憲法精神 禮贊我的祖國”活動,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相關任務安排和中央宣傳部等部門《關于組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在青年大學生中普及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現制定發布 2019 年“憲法小衛士”行動計劃學習實踐目標與任務,主要內容如下。
目標:深化對法治理念、法治原則、重要法律概念的認識與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識,基本具備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自身權利、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牢固樹立法治觀念,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任務1:了解建國以來我國國防領域的重要事件,在微信小程序中簡單闡述該事件對我國國防事業和民族復興的推動作用。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如:了解“遼寧號”航空母艦對我國軍事體系建設、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的意義,并闡述自己的觀點。
任務2:利用假期與課余時間參與法治相關實踐活動。在微信小程序中上傳參與各項活動的照片,并寫下感想與收獲(不超過300字)。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如:參觀法治教育基地,觀摩司法審判(網絡或現場)和行政執法活動等;參與由學校或社區組織的大學生普法志愿者入社區、鄉村、中小學活動;設立法律咨詢臺,發放法治宣傳資料,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和法治文藝演出等,宣傳普及法律法規知識,運用掌握的法律知識為群眾釋疑解惑、提供法律援助等。
任務3:了解社會熱點法律問題,思考正確的應對和處理方式,結合身邊的案件或事件寫下學習思考與體會(不超過300字)。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A:禁止“校園貸”。近年來,校園貸的問題在校園造成不良影響。2016 年 4 月,教育部辦公廳、原中國銀監會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實時預警機制和應對處置機制等。 2017 年 9 月,教育部明確要求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如果在校園或身邊同學中發現了“校園貸、回租貸、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等情況,及時向學校反映,以維護自身和同學的合法權益。
例B:拒絕傳銷誘惑。某些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容易成為傳銷組織的目標。近年來,各大高校都開展了防范傳銷的安全教育活動。請了解傳銷的危害與相關防范知識,保持警惕。如果發現身邊的同學或親戚朋友接觸、誤入傳銷,請及時向學校反映,以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