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學單位: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第三批省級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23〕253號)(附件1)文件精神,進一步探索推進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結合我校實際,決定啟動第三批省級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推薦遴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類型
(一)建設范圍。原則上僅限于區域性、全國性虛擬教研室。
(二)建設載體。分為課程(群)教學類、專業建設類、教學研究改革專題類虛擬教研室。
二、建設任務
(一)創新教研形態。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探索突破時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樣、“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師教研模式,形成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活力,厚植教師教學成長沃土。
(二)加強教學研究。依托虛擬教研室,推動教師加強對專業建設、課程實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研究素養,提升教學研究的意識,凝練和推廣教學成果。
(三)共建優質資源。虛擬教研室成員在充分研究交流的基礎上,協同共建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知識圖譜、教學視頻、電子課件、習題試題、教學案例、實驗項目、實訓項目、數據集等教學資源,形成優質共享的教學資源庫。
(四)開展教師培訓。組織開展常態化教師培訓,發揮國家級教學團隊、教學名師、一流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廣成熟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實施方案,促進一線教師教學發展。
三、申報條件
(一)教研室負責人應由國家級或省級教學名師、國家級一流專業負責人、一流課程負責人等高水平教師擔任。
(二)教研室成員不少于10人,具有相對穩定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和實踐團隊。
(三)教研室所依托專業或課程已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或“一流課程”。
(四)虛擬教研室應已有實體教研室建設基礎。
(五)依托虛擬教研平臺(自建或第三方平臺均可)定期開展教研交流和資源協同一學期以上的優先支持。
四、試點建設要求
(一)精心謀劃部署。建設虛擬教研室是信息化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重要探索,是全面提高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是解決新形勢下高校教學及科研活動中跨學科師資配備、科研團隊知識結構等問題的重要手段,各學校要高度重視起來,以智慧教學平臺為依托,及時調整教育教學發展理念,謀劃長遠發展,把虛擬教研室的建設提上日程、納入規劃,確保虛擬教研室建設的成果體現于教改、體現于課堂、體現于學生。
(二)積極鼓勵引導。要引導廣大教師秉持開放性心態,打破學科專業壁壘,促進師資交叉、課程融合、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為虛擬教研室的建設夯實思想基礎;要鼓勵廣大教師對專業建設、課程實施及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模式,創新教研形態、加強教學研究、共建優質資源,不斷深化開展教學實踐創新,不斷改進完善教學研究成果,持續提升發展個人教學能力。
(三)研擬建設辦法。虛擬教研室的建設,應緊扣河南省戰略規劃根本需求,聚焦新時代學校人才培養關鍵問題,探索跨專業、跨學科、跨校際的開放合作,通過構筑多層次、多學科領域、多類型的新型基層教學組織體系,充分激活各方資源,凝聚創新思維。各單位要通過開拓性、創新性研討,深入研究建設思路,認真擬制建設方案,促進學科交叉和技術融合,進一步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四)提供保障支持。對獲批立項建設的虛擬教研室,高校能夠為虛擬教研室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給予政策及經費支持,在教師教學工作量認定、績效考核等方面明確激勵機制,并在本科教學建設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一定程度的傾斜,保障虛擬教研室建設及教研活動順利開展。虛擬教研室項目建設周期為1年,各高校負責虛擬教研室的日常管理,教育廳將組織對立項的虛擬教研室進行考核。對建設期滿、通過驗收且考核優秀的虛擬教研室給予一定獎勵并正式確定為省級虛擬教研室。
五、申報限額及推薦過程
每個教學單位限報1個。各教學單位認真組織申報和材料初審,并向學校推薦;學校組織專家評審,擇優推薦2個參加省級評選。
六、材料報送時間及方式
請各單位填寫《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申報統計表》(附件2)、《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推薦表》(附件3),于2023年8月17日前將電子版發送至lihui@ncwu.edu.cn,推薦表5份、匯總表1份紙質版加蓋公章后報送至教務處教研科426B。
附件:
1.關于開展第三批省級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pdf
2.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申報統計表.docx
3.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推薦表.doc
教務處
2023年7月17日